在起伏的行情中,分阶段买卖是赚取短期利润的好方法,而如何买入是其中的重点。下面,就来具体说说怎样运用分阶段买卖的买入方法。
参考筑底中心区域
指数运行有其特点,涨得太猛会回落到中间地带,跌得太深会回升。真正的底部是一个范围,不是某个明确的转折点或价格。比如在某个时期,指数跌落后进入一个比较稳固的阶段,这就是形成底部的主要范围。实际操作很难正好买到最低点,从下跌快结束时或刚开始时买入,成功的可能性比在转折点买入大很多。因此,不用刻意找最低点或转折点,买到比较低的价位就可以了。
阶段性底部选股标准
要挑选那些经历显著回调、股价与30日均线距离很大且偏离程度高的股票,比如某些股票持续走低,价格同30日均线之间的差别相当突出,二是个股的价位要远远低于过去和现在持股人交易频繁的价位区间,比如部分股票在大幅下挫之后,价格远远低于先前交易量密集的区域,操作时还要结合移动成本分布来分析,若浮盈人数少于3个时可以留意,比如某支股票的浮盈人数只有2%,就值得关注。
关注成交量情况
大盘形成底部阶段,个股成交量稀少或萎缩,并非最佳介入时机。某个股票在底部位置成交量非常小,表明对场外资金缺乏号召力,无法确认已经企稳止跌。即便整体市场存在行情,这类股票由于缺少主力资金关注,其未来上涨的幅度和速度都会受到限制。因此应该选择那些前期出现过成交量极度萎缩,并且伴随股价下跌时成交量能够逐步放大的股票,这类股票往往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避免完全满仓或重仓
股评常常提及的低位区域,以及广大投资者普遍看好的点位,通常只是短期的低点。比如某个阶段股评都在喊底部来临,众多投资者也纷纷跟风买入,但这或许仅仅是短期的低点。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次性投入全部资金或大量资金,需要适时卖出获利。只有等到股评不再轻易断言底部,多数投资者也不敢盲目抄底的时候,才适合进行长远眼光的投资布局。
把握买入时机
市场下行期间,一旦显现出比较清晰的稳固态势,并且满足了选股的要求,便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买入时间点。比如说,整体市场持续走低之后,逐渐转为盘整格局,与此同时,某只符合选股条件的股票开始出现成交量放大,这时候就可以斟酌买入。再者,当市场氛围非常消极的时候,也是一个可能的买入时机,毕竟通常情况下,极端之后会迎来反转。
结合多种指标判断
此外,还可以参考其他信号来决定买入的时机,比如MACD指标形成金叉,或者KDJ指标显示处于超卖状态。举例来说,当某支股票的MACD指标在低位形成金叉,并且KDJ指标的读数非常小,这就表明买入的时机更加可靠。
有过没有,依照那些方式去购买,却没能获得好的效果吗?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挺有价值的,可以点个赞,也分享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