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里的“老”字形似一位拄着手杖的老者,这个图形包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接下来,我们仔细探究这个字所蕴含的各种意思和具体用法。
“老”的本义阐释
“老”字最初的意思是指年纪大了、身体衰弱了。《说文解字》上有记载,七十岁以上的被称为老。《礼记·曲礼》中则说明,不同年龄阶段对年老的称呼有所不同,比如六十岁称为耆,七十岁称为老。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词语直接反映了“老”这个概念,例如“老钝”用来形容年纪大了反应慢,“老羸”用来表示年纪大了身体瘦弱。
“老”代指老年人
老年时期的人有时被称为长者,例如用“老儿”“老老”这样的称呼。在过去,人们常用这些称谓来表示对年长者的尊敬。在不少传统社区,街坊邻居会称呼年纪大的人为“老先”“老老头”,这种叫法反映了人们对于长辈的敬重和亲近感。
“老”为尊称用词
年长者可以用“老”来表示尊敬。“老太”“老官”这类称呼根据情况选用。戏曲界里,“老郎”是称呼资历深厚的艺术家的,这表示了对技术后继者的敬意,也形成了该行业重视前辈、传授技艺的风气。
“老”指亲属关系
“老”可以用来称呼父母或者兄长这类家人。比如“老亲”是指年纪大的父母,“老母”就是指年纪大的母亲。朱熹解释说“吾老,是指我的父亲和兄长”,这就清楚地说明了“老”在称呼家人时的意思。在家庭里说话,用这样的称呼能够体现出家人之间的感情很深厚。
“老”是特殊隐称
老年也有死亡的别称。在明代张溥的《五人墓碑记》里,有“为准备京城去世的人,在此暂放灵柩”的记载,“老去”也含有去世的含义。民间常用“回老家”来比喻死亡,这种说法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死的一种含蓄说法。
“老”的语法用法
“老”这个词在语言表达中有不少不同的作用方式。当它放在动词的前面时,常常带有“频繁”“时常”的含义,比如说告诫小孩子不要老是询问同一个问题。当它放在形容词的前面时,通常用来强调程度非常深,比如说形容时间非常晚,就像“老早晚”那样。另外,“老”还可以加在姓氏、名字、称呼、排行以及动植物名称的前面,不过要注意的是,当它用在动植物名称前面时,有时候会暗指是人,并且可能带有一些不尊重的意味。
你平时有没有碰到过其他带“老”字的特别说法?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挺有价值的,不妨点个赞或者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