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进度,对辅助特殊学生群体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也彰显了教育应有的公正和关怀。上海财经大学在这方面就形成了许多值得参考的做法。
精准识别学生群体
上海财经大学清晰界定了需要特别关照的学生类型,包括经济状况不佳、患有严重疾病、心理状态欠佳等情况。2007年,学校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涉及5112人次,总金额为1256万元。学校通过三种方式收集信息,分别是学生信息录入、学生卡记录、特殊学生情况登记,并且由辅导员进行核实,在每学期开始时进行彻底检查,以便准确了解这些学生的详细情况。
建立个性化帮扶机制
学校针对特殊学生实施三项措施,就是设置一份记录,选派一位同伴协助,规划一个发展方案。比如,在学习上遇到障碍的学生,借助同伴的支持,可以更顺利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此外,所有相关信息都严格保管,确保学生个人隐私不受侵犯,让他们放心地获得帮助。
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这套系统包含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信息管理功能,可以持续监测学生动态。它能实时更新学生资料,帮助全面了解学生状况。比如,如果学生心理状态发生波动,系统会立刻发出提醒,方便教师及时介入,增强辅导工作的时效性和效果。
定期分析思想状况
借助大学生思想动态讨论场合,邀请专家学者、单位负责人、教学人员和班级导师周期性地审视个别学生的精神面貌。这样做有助于更精准地推进工作,比如察觉到部分学子因求职难题引发紧张心态,便能迅速提供职业辅导和情绪安抚。
分阶段开展心理疏导
分步骤有针对性地为特殊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和学业指导。学校关工委和法律系的退休教职工,每年扶持贫困学生四十余人,表彰先进学生二十余人,在思想情感方面给予学生支持。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学校把各个月份当作不同的活动时段,比如四月份是职业指导时段,五月份是心理支持时段等等。针对就业上有难度的学生,学校开设了专门课程,并且提供一对一的辅导。从2006年开始,学校推行了帮助贫困学生、提高他们知识水平、关注他们心理健康的综合计划,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人们认为在协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时,哪些环节还能改进呢?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支持它并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