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进入股票市场那段时间,老是感觉进行股票交易就一定要抓住能涨停的股票,心里幻想着能够在一个晚上就实现财富急剧增加。之后经历了几次挫折才逐渐领悟明白,超短线交易根本不是依靠运气去赌博碰运气,而是一门非常讲究时机和规律的技术活计。它的关键要点在于运用能够进行控制的小风险,去争取具有较大可能性的不算大的盈利,然后凭借交易的次数来积攒利润。就如同滚动雪球一样,只要倾斜的坡面足够长,小小的雪球也能够越滚动越大,最终形成庞大的雪球 。
许多人在起始阶段极易陷入错误的认知区域,就像我早些年热衷于那种横盘之后实现突破的股票。其图形呈现得格外美观,让人觉得一旦实现突破便能够迅速上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十回里面大概有七八回都是虚假的信号,只要冲进去就会遭遇被牢牢套住的局面。后来才清楚地知晓,仅仅依靠观察图形实在是远远不够的,股价能够上涨的唯一推动力量乃是实实在在的资金。要是没有资金进行推动,哪怕是再标准的图形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却无法付诸实际的空谈。
通过不断反复地进行试错,我归纳出了一套名为“三重确认”的选股准则,如今每天仅仅使用这个标准去挑选股票。简要来讲,就是同时查看三个信号, namely,是否有资金持续不断地流入,趋势是不是呈现向上的态势,成交量是否有健康的配合。这三个条件恰似三条腿的凳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稳稳站立。符合这些条件的股票实际上每天都存在,然而我不贪图数量多,一天只会挑选三只,选得多了反倒容易分散注意力进而出现差错。
谈及买点,我着重看两个时机,其中一个是开盘后半小时之内,股价冲破早盘最高点,并且成交量达到早盘最大成交量的1.5倍还要多,此际跟进胜率颇高。另一个是尾盘,尤其是下午两点半过后,寻觅那些当天走势平稳、涨幅处于3%至5%左右的股票,趁尾盘买入,获取第二天早盘冲高的机会。但需留意,追高仅适用于早盘,下午再去追风险就较大了。
谈及卖出,我将其划分成止损与止盈这两个部分。止损乃是生命线,当下只要股价下跌至成本价的负百分之三,就会立刻卖出,绝无丝毫犹豫。有时刚卖完股价便上涨,心里也会感到难受,不过回想起之前因舍不得割肉而致使深套的教训,此刻这点难受根本算不了什么。纪律这种东西,唯有吃过亏才明白它的分量。
实施止盈时我运用分档卖出方式,当涨到百分之五时便卖出一半,以此锁定部分利润,剩余的另一半则等待涨到百分之八时全部卖出。切莫轻视这百分之八,看似数额不大,然而倘若每周都能够稳定地实现几次盈利,那么一个月下来所产生的复利是颇为可观的。超短线的关键精髓并非在于单次所能赚取的数额,而是在于能够持续不断地获得小幅度盈利,通过积累少量盈利最终形成较大收益。
学费最贵被我交的就是仓位管理,曾有段行情好的时候,连着赚了几笔就变得飘飘然了,开始满仓地进出,结果碰到一次判断失误,一天的亏损就把前面一周所得的利润全给吐回去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进行满仓操作了,单只股票最多投入三分之一的资金,如此即便看错进行止损,对账户的整体影响也是很有限的。
此刻,我的交易频次把控于每日至多两次,无论行情何等良好皆无例外。这般行事,既能维持对市场的敏锐度,又不会因过度交易而致使节奏紊乱。有时处于空仓等候状态,反倒比盲目施行操作更需具备定力。
收盘之后的复盘是雷打不动的,赚到钱财的交易需要看是怎样赚得的,出现亏损的交易则更要搞清楚是哪点儿出现了问题。这个过程犹如学生去整理错题本,随着时间的延长,哪些信号是可靠的、哪些属于陷阱,心里自然而然就有底了。
最近,操作财盛证券的一只股票,极为典型。那天早盘,它放量突破,成交量是平常时候两倍有余,我于突破瞬间跟进,当天上涨6%,第二天冲高至8%时,全部卖出。整个进程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这般标准化的操作,如今已然成为我的肌肉记忆。
终究而言,超短线最为关键的是两类事物:成交量以及趋势,成交量体现资金的看法,趋势展现力量的走向,其余指标皆为辅助,将这两个关键要点掌控住,再搭配严谨的风控与仓位管理,稳定获取盈利便并非遥不可及之事。
此路不存在捷径,唯有持续反复施行正确动作,致使规范操作化为本能。当你能够秉持仅做看得明白的机会,于该止损之际毫不迟疑,碰到该止盈之时不过度贪婪,那么一月间实现翻倍不再是空想,而是自然而然达成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