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开始接触股票的那段时间,耳朵当中老是有老股民念叨“压力位”这三个字在飘荡。屏幕上面的K线明显还在朝着上方行进,然而他们却指向某个位置讲“快要抵达压力位了,应当小心谨慎些了”。那个时候我注视着红的绿的图形,内心一直存有疑惑:这难道不就是一条线吗?怎么能够阻挡住股价呢?
![]()
后来才弄清楚,压力位恰似你爬山之际碰到的那块突兀的岩石,明明山顶近在眼前,然而这块石头阻挡着道路,你得耗费极大的力气方可翻越过去。在股市当中,这块“岩石”乃是股价上升时极易遭遇抛售压力的位置。举例而言,股价先前在此处下跌过,那时买入的人皆被套牢,好不容易等到股价再度回到这个位置,这些人急于卖出以解脱套牢,抛压一旦增大,股价自然而然就难以向上攀升了。
除了因套牢盘所形成的压力之外,整数关口亦是一种颇具趣味的现象,诸如10块、20块这般的整数价位,总会致使人们萌生出一种心理暗示,即一旦到达此数便应当予以卖出,众人的想法汇聚在一起,买卖单子均堆积于这些位置,压力就这样形成了,另外还有那些均线,像20日线、60日 线,看上去仅仅是几条平常的线,然而偏偏就有众多股民将它们视作重要之物,股价一旦抵达这些均线附近,买卖就会显得格外活跃 。
我记得,那次是我头一回认认真真地去寻找压力位,针对的是一只股价在此连续震荡了三个月之久的股票呀。我仔细翻看它的K线图,发觉每当股价涨到十二块伍附近状况,便会出现掉头向下的情形呢。等到后来呀,我才明白过来喔,原来这妥妥就是典型的前期高点压力呀——那个位置先前曾好多回对股价突破形成了重重阻拦呢,恰似一堵肉眼看不见的墙一般呐。渐渐地哟,我还掌握了看筹码分布图的门道呢,那些密集成交区的上边沿部位呀,通常情况下便是产生压力的地方喽。
然而呀,仅仅只是观看图形是远远不足够的。曾经某一回,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只股票的压力位,内心认定此次绝对无法实现突破,可谁能料到,次日居然直接以跳空高开的态势呈现,徒留我呆站在原地,一脸茫然地发愣。直至后来才得以知晓,就在那天清晨发布出了行业方面的利好消息。经由这件事情,我才彻悟,市场情绪才是判定压力位到底能不能实现突破的最为关键之处。
当下遇到压力位时,我都会格外留意。除了观察图形之外,还得知晓市场对该股票的看法。有时会借助一些工具辅助,比如说查看全网股民都在议论些什么,机构又持有何种新观点。如此一来心里更踏实,无需自己四处去翻找信息那般繁杂。还会设定价格提醒,到达关键价位时手机便会发出声响,免得整日盯着屏幕。
诚实地讲,压力位此事物颇为微妙。有时分明瞅着很强的压力,却能轻易地就跨越过去;有时觉着应当能够突破,然而结果就是欠缺那么一点儿力量。我当下更倾向于将压力位视作一种提醒,类似于驾车之时的减速带,告知你该予以留意了,不过具体是否要刹车,还得瞧瞧路况究竟如何。
历经多年炒股,愈发感觉压力位好似老友在予以提醒,嘿,抵达相应位置了,思索一下后续该如何前行。其的确能够助力我们更为优质地领会股价走向,然而倘若将其当作独一无二的判断依据,那就着实太过冒险了。市场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今日的压力位,明日或许就转变成支撑位了,这种情况谁又能说得确切呢?
话而言之,参与炒股这般事情,即便知晓再多此类技术指标,其实也比不上始终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压力位就算再具重要性,终究也仅仅只是工具箱里头的一件工具而已。运用得当的话能够起到助力作用,然而要是不假思索地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它之上,那么可就完全是将主次颠倒了。